现在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新势力or传统豪强 蔚来ES8静态对比凯迪拉克LYRIQ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有关于新势力or传统豪强 蔚来ES8静态对比凯迪拉克LYRIQ的问题,我们开始谈谈吧。

文章目录列表:

新势力or传统豪强 蔚来ES8静态对比凯迪拉克LYRIQ

2.凯迪拉克纯电锐歌大战特斯拉Model Y,谁会脱颖而出?

易车原创?某种程度上,凯迪拉克LYRIQ锐歌(以下简称锐歌)的上市为豪华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挽回一些颜面。在新势力和特斯拉的包夹下,凯迪拉克能否在新能源时代实现翻盘?我们今天找来的车型是同属中大型SUV的蔚来ES8。

虽然二者在定价上有一些差距,不过考虑到蔚来服务体系带来的附加值,以及这两款车的目标人群目前都还不属于“咬牙硬上50万电车”的人群,所以这两台车的对比还是很有意思的。

在文前首先阐述一下具体的对比配置,锐歌选择的是47.97万元的顶配车型四驱高性能版,双电机车型仅比同配置的单电机车型贵了2万元,在所有新能源车型中都是比较良心的了。蔚来ES8选择的是指导价54.4万元的六座580km版本,补贴后售价为53.14万元,同为最大续航、双电机的版本。两台车的差价在5万元左右,这个差价也是大多数人愿意为服务付费的价格——毕竟再往上就是超过60万元的 版了。?

外观解读:蔚来ES8依旧耐看 锐歌未来感十足

在我看来,外观应该是这两台车选择的 个难点。先看前脸,蔚来ES8采用X-BAR设计语言,即使过去四五年,这套设计语言也没有过时,简洁的设计通过几何线条来夯实造型特征,本身就是比较耐看的。由于定位于中大型SUV,所以蔚来ES8的外观设计在保留简洁力量感的同时,也加入了一些亮面的元素提升豪华感。

凯迪拉克LYRIQ则不同,这台车在刚出来时确实有惊为天人的 观感,至少在设计上是有传承也有创新。事实上对于传统车企们来说,如何做好这两点之间的平衡格外重要,这意味着既要把握住老车主们,也能吸引更多新的人群。

凯迪拉克LYRIQ有着标志性的凯迪拉克硬朗的线条、超大的盾型前脸以及直列式的LED灯组,这几点很容易让人认出这是一台凯迪拉克,也是经典的延续。

而除了这几点之外,天马行空的车身侧面赋予这台车更强的未来感,黑晶光耀格栅也是创新的部分,58条光带以及对应的灯语很符合我们对未来车型的一些想象。

车身尺寸方面,两台车均定位于中大型SUV,车身长度也都超过了5米。蔚来ES8的三维尺寸为5022/1962/1756mm,轴距来到3010mm;凯迪拉克LYRIQ的三围尺寸为5003/1977/1637mm,轴距达到3094mm。

从参数上看,蔚来ES8的优势在于车身长度和高度,而凯迪拉克LYRIQ的车身宽度和轴距更为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车身高度这一参数,凯迪拉克LYRIQ低了119mm,这一差距在视觉上会体现得十分明显,更宽、更低对应着造型上更具力量感和动感——宽体低趴也是这些年流行的设计风格。同时正面的迎风面也更小,有助于电耗的降低。

车身侧面两台车是截然不同的风格,蔚来ES8是一台标准的七座中大型SUV样式,和咱们熟知的奥迪Q7等车型类似,侧面线条平直来保证空间表现

凯迪拉克LYRIQ则通过更为修长的车头、更高的腰线和窗线设计以及角度更倾斜的后窗来营造动感,这点也是由于凯迪拉克LYRIQ是五座车型,再加上3094mm的轴距,让造型上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轮圈尺寸方面,蔚来ES8标配19英寸轮圈,另外还有两款20英寸以及21英寸轮圈选择,选装价格9500-26500元不等,轮胎规格为255/55 R19;凯迪拉克LYRIQ标配轮圈为20英寸,不过只有另外一款20英寸轮圈可选,选装价格为1500元,轮胎规格为265/50 R20。从定制化来说,蔚来ES8可选性更多,不过得舍得花钱。

车尾的差异和侧面类似,两款车传递的感觉并不相同。从个人角度来说,会更倾向于凯迪拉克LYRIQ的尾部设计:夸张的尾灯延续至侧面、下方竖状的灯组和前灯组相呼应,凯迪拉克盾型的元素也保留下来,视觉观感很不错。蔚来ES8的尾部则更为方正,前后的设计 度也比较高,缺点就是这套语言已经有四年了,稍微腻味了点。

内饰对比:蔚来ES8空间感更优 锐歌科技感拉满

内饰部分,成为了这个级别的核心竞争点之一。这部分咱们主要聊聊大家关心的两个方面:档次感怎么样,智能体验如何。

首先说说内饰的档次感,毕竟来到50万这个价位,消费者是一定会对内饰的观感、触感有较高要求的。内饰材质上,蔚来ES8是标配 材质和织物顶棚的。中控台、座椅、方向盘等都使用的 材质,如果你嫌不够豪华,那么加钱可选装超纤绒顶棚,以及N A 。另外,厂家官方称为“月蚀镀铬”的暗色镀铬条会比老款亮镀铬看起来确实高级点。

凯迪拉克并没有内饰材质上的选装,和ES8标配的类似,同样采用大量 ,不过更为豪华的N A 或者Alcantara材质没有出现,姑且算二者打个平手。另外,两台车的内饰配色上我都倾向于浅色的主色调,虽然没有黑灰那么耐脏,但看起来确实更 。

说完材质,说说内饰的线条设计。蔚来ES8采用对称设计,居中的竖置中控屏+贯穿式空调出风口都不是新鲜元素,手机无线充电板+俩杯架占据了中控,总体来说好用、显宽,层次感也比较分明。凯迪拉克LYRIQ则更为个性,虽然线条上依旧是凯迪拉克那套环抱式的座舱+盾形元素的中控台,金属材质+钢琴烤漆+木纹饰板也是花了心思搭配的,曲面屏的加入科技感确实不错,扶手箱也为异形。总体来说蔚来ES8四平八稳、凯迪拉克LYRIQ个性十足。

接下来说说对新能源车型们都十分重要的车机系统部分了,为啥重要?因为这部分才是“科技含量”的体现了。硬件上,蔚来ES8采用的9.8英寸全液晶仪表+11

凯迪拉克纯电锐歌大战特斯拉Model Y,谁会脱颖而出?

凯迪拉克。

红色深蓝色**的标志是,凯迪拉克电车,车标有红黄蓝三色组成,凯迪拉克被誉为美国汽车之城的底特律。凯迪拉克在骑车领域创造了无数个 。

凯迪拉克汇聚了百年历史精华和一代代设计师的智慧才智,成为汽车行业领导性品牌。

这也许是最好开的电车——通用凯迪拉克Lyriq

纯电SUV,谁才是老大?

可能有不少人会说:“当然是特斯拉Model Y!看看它的销量排名,哪个月不是排在前几?”我承认,Model Y目前的销量处于高位,但能保证Model Y能一直保持 吗?或许不能。除了BBA这种传统豪华品牌对这个级别市场虎视眈眈外,还有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品牌——凯迪拉克。而出自凯迪拉克的纯电锐歌便是市场上又一强有力竞争者。那么,身为后来者的锐歌,是否有将Model Y拉下神坛的本事?

长得好看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身为豪华品牌,凯迪拉克在家族车系设计上早已深入人心,而在纯电车设计领域,面对如日中天的特斯拉,凯迪拉克也发出了“最强音”。

流光星雨直列式LED大灯,使用激光蚀刻技术呈现3D纹理的黑晶光曜格栅,具有凯迪拉克盾型元素的隐藏式触控门把手,轻触凯迪拉克盾徽即可自动开启的自动充电舱门。还有向凯迪拉克Eldorado致敬的流光飞翼LED尾灯,都彰显出凯迪拉克对经典元素的传承和对前沿科技的追随。

而在Model Y这里,我只能用“没有设计”来形容。封闭式的前脸,简洁犀利的大灯,这些都成为特斯拉的元素之一。而侧面溜背式的车身以及隐藏式的门把手也显得超凡脱俗。尾部的设计也足够简单,像是从Model 3上直接“搬”过来的。你可以说Model Y的设计过于简约,但很多人就吃这套,是吧。

至于内饰,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Model Y,一定是“化繁为简”。车内看不见多余的按键,甚至连方向盘也显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而在锐歌这里,不管是使用激光镭雕工艺的“树影婆娑26色氛围灯”,还是门斯之盾晶钻电控旋钮以及极简无叶出风口,都诠释着凯迪拉克对细节的打磨。就连锐歌的空调调节旋钮,也能感受到对50年代经典元素的致敬。

“堆”配置,谁也不服谁

配置一直是自主品牌车型所强调的,殊不知,在配置“堆叠”上,豪华品牌向来没有手软过。

要说配置,豪华品牌出身的锐歌可是一点不客气,光那块几乎蔓延到副驾驶的33.8英寸环幕式超视网膜屏幕就可以让大部分对手“颜面扫地”。更夸张的是,即便在海量 以及功能的支持下,这套系统的UI依然能被设计得相当简洁,就连二级菜单也不显得复杂。

除此之外,厂家也在锐歌的座椅上“大做文章”。作为一台不折不扣的豪华品牌纯电SUV,锐歌的座椅,除了材质和缝线挑不出毛病外,头枕扬声器的加入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锐歌的用车体验。毕竟,拥有19扬声器的AKG录音室级高保真音响可不是说说而已。对了,厂家将座椅的通风/加热/ /调节功能集成在门板处,同样让行车时盲操显得简单愉快。

而在Model Y这里,车内的配置就显得简单粗暴了。车内几乎所有的功能都被集成在这块15英寸屏幕上,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液晶仪表,就连空调调节功能也被搬到了这块屏幕内。这对于擅长“做减法”的特斯拉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在我看来,全触控的操作方式还是存在一定的上手难度。

至于座椅部分的配置嘛,倒是一个也不少,前后排座椅加热、主/副驾驶座电动调节、主驾驶座椅记忆这些都有。14扬声器的音响系统也可以满足大部分车主的影音需求。要说仪式感嘛,Model Y还是差点意思,毕竟对于追求效率的特斯拉这些“仪式感”都是可有可无的。

打破续航焦虑!

如何 续航焦虑?这是不少厂商日夜思考的问题。扩大电池容量,减轻行驶风阻?这些似乎都不是提升续航的最优解。

那么,号称“全能选手”的锐歌是怎么做的?首先,厂家为锐歌配置了一套95.7千瓦时的动力电池组,且这套电池组也是“大有乾坤”。在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以及BEV Heat 热综合管理系统的鼎力支持下,这套动力电池组可以让锐歌实现653公里的CLTC综合续航能力,着实不可小觑。

至于充电部分,锐歌也支持多种充电方式。除了支持喜闻乐见的0.67小时将电池从20%充到80%容量的快充方式外,厂家还提供了11千瓦的三相交流以及7.2千瓦的单相交流电充电功能。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凯迪拉克最近还给出了多项“大定权益”。其中,最诱人的或许是首任车主连续三年每月1200公里免费公共充电里程以及7千瓦充电墙盒附带30米内电缆的免费安装服务,所以,这么大的“羊毛”,你真的不打算薅吗?

而在Model Y上,厂家则为其配备了一套78.4千瓦时的动力电池组,这个数字对于当下主流的纯电车来说并不算大。好在Model Y内部不错的能耗管理系统,使得Model Y可以实现615公里的续航能力,同样表现出色。不难看出,作为特斯拉旗下的拳头产品,Model Y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充电也算是Model Y的一大法宝,尤其是特斯拉所建设的超级充电站。在理想状态下,使用超级充电站15分钟,就可以补足270公里的续航能力。各地星罗棋布的充电桩也便利了车主,倒是在充电费用方面,似乎不太便宜。当然,车主们也可以选择使用家充的方式,总体来说,Model Y车主能“薅”的厂家羊毛并不算多。

燃油车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叫兽Pr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作者 —— 咖加用户:Chris Walker

是什么样的神奇电车让克工从年更直接变成了季更?是什么车能够Make GM great again?一辆“老势力”电动车,真的有干翻新势力的能力吗?咱们这次就开门见山,从动态角度看Lyriq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动力总成

Lyriq存在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配置,分别是255千瓦的单电机后驱和375千瓦的双电机四驱。电池从账面上看性能完全一致,也就是说通用并没有因为输出功率低就降低单电机版本电池的放电倍率。反过来看就是两驱版电池放电能力对于其驱动电机而言有明显的性能冗余,而这部分成本所产生的价值对于两驱版用户而言在日常使用当中仅能体现在充电速率上。

实际体验下来,两驱版开起来动力完全不是问题,但相对比较平淡,并不会带来任何“特别”的感觉。只要多花四万就可以买到375千瓦的四驱高性能版,性价比 。动力水平在120以内和顶配极氪001接近,超过120之后会被极氪逐渐拉开,但日常在红绿灯前也几乎没有对手。另外四驱版本仅比两驱版本少45千米的CLTC续航,但仍然保持600千米+的CLTC续航水平,基本上就是损失不到7%的续航能力外加最多四万块钱就可以体验到四驱电车的乐趣,从性价比角度看四驱版更胜一筹。

另外值得一说的就是Lyriq的三种动力模式,或者叫三种油门标定更合适一些,分别是轻松、旅行、运动。跟一般厂家的简单拉拉扭矩曲线的做法不同,Liriq这三种模式区别很大且都有合适的使用场景。先说轻松,在这个模式下低速时并不会输出所有动力,开起来的反馈更像是一台7秒左右的电车,但在车速上升到50公里以上时会逐渐放开对动力的限制,从40公里时最多输出大概200多千瓦,到80公里就可以放出接近400千瓦。这种标定逻辑就比较适合市区堵车,脚下不必踩那么稳,但在真的需要动力的时候也能以一种尽量柔和的方式把全部动力释放出来。旅行模式则是会把60%的动力放到后40%行程里输出,扭矩输出与车速解耦,是相对柔和、且适合对车辆已经熟悉的驾驶员的标定逻辑。而运动模式则是极为线性地按踏板行程输出扭矩,扭矩与油门开度之间的延迟降低,但也没有到特斯拉Model 3P那么快,想要开得又舒适又平顺非常容易。对于熟练驾驶员来说日常放在运动模式开没有任何问题,400千瓦动力收放自如。

刹车性格和绝大部分电车差异不大,仔细感受还是可以区别出电制动部分和机械制动部分。电制动力的建立速度相对较快,中高速几乎用电制动就能解决绝大部分场景。中低速二者的衔接也不突兀,稳态脚感做的还不错,整体来看算得上 梯队的脚感表现。不过旅行和运动模式的刹车脚感我个人感觉差别不大,似乎是运动模式会降低电制动功率,更多使用机械刹车,总之日常用旅行模式主观感觉会稍微好一些。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Lyriq的“手刹车”拨片,起初我以为这是跟雅阁一样的阶梯式动力回收等级调节,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和XBOX手柄板机键一样的线性开关,通过行程对车辆实施不同的制动减速度。而这个拨片不仅可以对车辆执行电制动,在需要时也可以调用机械刹车对车辆进行机械制动,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可以部分替代刹车踏板的作用,也可以将车辆刹停。但拨片最多提供大概0.3g的加速度,紧急制动时还是要踩踏板,主要还用来下坡时起类似B档的作用。实际用起来初段出力过猛,需要精细操作,需要适应学习一下。

的底盘系统

从表现上看,大概率四驱版和两驱版共用同样的减震器、弹簧、防倾杆。而悬架的开发基础一定是四驱版车型,两驱版在细节标定上明显不如四驱版完善。

四驱版车型转向手感和车身响应的匹配、前后悬滤振一致性都好过两驱版车型。虽然死去活来Lyriq仅搭载了螺旋弹簧,连CDC都没有,但车身姿态控制、响应都做到了接近 的水平,开起来就是一股运动型SUV的味道。0.3g以内的操作响应足够快且不突兀,0.3g以上的操作也可以给人极强的信心,并且在极限状态下底盘非常平衡,呈现一点点轻微的转向不足来保证安全;出弯时动力输出明显更偏向后轴,前轴循迹性也很好。主观驾驶表现甚至可以做到比现款标轴X5更好,兼顾稳定、灵活,但在此基础上并不会像X5那样给人过分敏感的感觉。而在舒适性层面,这套悬架 的问题可能就是后悬拉伸阻尼过大,在遇到振幅较大的长波冲击时会有比较明显的向下拉拽,后排乘客有比较强的不安感。但整体来看,这套悬架在四驱款车型上表现非常好,真正兼顾了操控和舒适,也可能是我目前在电动车上试过综合表现最好的一套悬挂。

但在两驱版本车型可能是因为前轴轴荷一下少了好多,整个前悬的动静都不太对劲。在操控层面,主要体现为中心区响应和转向手力不匹配,说人话就是小角度打方向车的横摆响应幅度和速度偏慢,但是转到一定角度后之前欠缺的横摆幅度都会一下全都给回来,并且伴随着轻微超调。日常开并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但如果开过四驱版的话很容易感知到。

NVH

作为一辆四处尽显老派的豪华车,Lyriq的NVH也毫不马虎,无论是比拼声压还是各种噪音的音色在同价位电车里都没有对手,甚至主观和宝马iX的50型号相比也不落下风。比较可贵的是Lyriq没有单独哪一项噪声会被单独凸显出来,舱内的噪音更像是一个随速度和路况变化的整体而非几个零散的噪音源。其实小鹏G9的声压和Lyriq基本在相近水平上,但是小鹏G9的路噪和高速时后视镜时有时无的风噪会比较明显,而在Lyriq上各种噪音都比较和谐,你只会觉得是有声音,但是并不会被动地被某个噪声吸引。

此外e·primacy的表现也很称职,NVH、舒适性、抓地性能之间取得了近乎 的平衡,边界非常宽的极限表现应该也有这套胎不少功劳。其实燃油车主也可以换一套试试,没准有惊喜。

总结

在对手们还在比谁的空气弹簧腔数多、谁的“女王”座椅腿托长的时候,凯迪拉克用最简单的螺簧和避震器做出了吊打所有空簧+CDC减震的表现;动力总成、NVH表现也全面虐杀同价位竞争对手;甚至在其他电车上都无解的刹车脚感问题也终于在Lyriq上找到了版本答案。这才是2023年电动车应该有的机械素质,令人感动。

如果挑一辆车作为传统车企的电动代表,那Lyriq就是当下最合适的选择。当然,前提是凯迪拉克能解决各种奇怪的可靠性问题,否则再好的机械素质也不足以抹平市场认知上的劣势。

重新定义机械素质

四驱版总评:★★★★

操控:★★★★★

性能:★★★★

舒适:★★★★★

内饰:★★★★

实用性:★★★★

价格:★★★

PROS:

机械素质顶尖;

极其好开;

正派豪华;

所有可调选项均有实用场景。

C :

车门有些蠢;

车机距离 还有差距;

当前版本有可靠性问题;

价格略贵。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咖加车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好了,关于“新势力or传统豪强 蔚来ES8静态对比凯迪拉克LYRIQ”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新势力or传统豪强 蔚来ES8静态对比凯迪拉克LYRIQ”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