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回望2019:行业转型、裁员与停招,学汽车的还有多少前景?问题集合的解答工作。我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准确而有用的回答,并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

文章目录列表:

回望2019:行业转型、裁员与停招,学汽车的还有多少前景?

2.2021年车企新车规划出炉,新能源和产品向上是主旋律

当2019年已经过去,我们回首四望,却感到一丝凄凉。

全球汽车业都在面临衰退,太多的汽车工人将失去工作。全球汽车巨头们都在大规模裁减人员,以应对汽车新四化的转型。

德国汽车行业三大巨头已经宣布,在未来一段时间裁员人数将达到25000人左右。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总裁也向外界作了最新的预告——汽车行业公认即将迎来寒冬,在他看来,今年汽车行业裁员只是个开始,也就是说,德国汽车行业裁员情况明年会更严重。

德国也不是孤例。据Bloomberg搜集的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全球汽车制造商总计将裁减逾8万个工作岗位。美国、日本、中国等作为 上的汽车大国,终难逃汽车行业变动影响,目前包括福特、通用、本田、路虎、尼桑、特斯拉、大众等 主要汽车生产厂商以及新起之秀蔚来汽车均有裁员计划。

彭博资讯有分析师认为,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已经因自动驾驶技术的巨额投资而遭受到了重创,目前的全球市场持续放缓将继续压缩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和利润率,节约成本成了当前缓解利润率被继续侵蚀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为已宣布裁员计划以及即将宣布裁员计划的部分汽车公司。

“裁员潮”或许只是这次“减法”的开始

尽管包括奥迪和戴姆勒等多家汽车都表示裁员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节约成本,来对电气化方面进行投资,但是这并不是被员工们所认可的理由。

就在上个月22日,也就是奥迪公司宣布裁员计划前的一周,戴姆勒集团、保时捷以及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博世的全球总部驻地——斯图加特市的街头出现了约1.5万人的抗议行为,抗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德国斯图加特市的裁员和工厂倒闭情况。

历经岁月的王宫广场再一次见证了这些带着红色围巾的人们在向企业发出抗议,这些原本应该在机器前埋头苦干、看起来有些沉默的德国金属工人工会IG?Metall成员现在正昂着头,一边吹口哨一边挥舞着红旗,代表着梅赛德斯-奔驰、奥迪以及诸多供应商的工人利益,对多家汽车制造商以向电动汽车转型为借口,进一步削减开支进行谴责。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IG?Metall区域负责人、戴姆勒集团监事会工人代表Roman?Zitzelsberger在人群呼喊:“我们绝不接受,因为某些***没有完成他们的任务,而让我们的岗位被夺走。”从而表示自己的愤怒。但一周之后的事实证明,1.5万人的怒发冲冠也没能减缓汽车制造裁员的进度。

这样的结果其实在今年秋天就有了预兆,今年9月,通用汽车在美国的4.6万名小时工参加了长达40天的罢工,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而 的“9.16美国汽车工人罢工事件”也只是拯救了即将被关闭的四家工厂中的一家。

德国汽车管理中心预估,在未来几年时间内,包括外国制造商的本地业务在内,仅是德国,就有大约15万个工作岗位面临着下岗的风险。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哈德·马特斯在近日表示:“(汽车行业)竞争越激烈,阻力就越大”。

受到美国和中国两大汽车市场动荡的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都呈现出萧条的镜像。有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乘用车销量从2017年的8180万辆下降至8060万辆,这是2009年至今以来 出先下滑。

俨然,这样的预测并不少见,日本伊藤忠研究机构提出,过去十年野蛮扩张的模式已经达到极限,而新兴 的销售潜力也已经被充分挖掘,现在想要想实现销量逆转,就必须以削减产能为前提来进行结构上的调整,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不断地做加法。

车企的人才结构调整

的确,向电气化转型确实是一个“烧钱”的过程,有一名为AlixPartners的咨询公司曾经有一项研究表明,全球汽车产业向电气化转型将耗费资金超过2550亿元,奥迪中国新任总裁武佳碧曾经向外透露,在未来五年的时间里,奥迪当面将就全面提升电气化投入资金120亿元。这样巨大的资金投入即便是BBA这样的强企,也只能通过结盟,以及裁员的方式来为自己减轻财务压力。

同时,电气化的转型使传统燃油发动机和变速箱制造对员工需求逐渐缩水,组装线上公认的位置也随之减少。近日,一篇名为《大众停止招收机械专业毕业生》的虎扑发帖在多个 引发关注,其中大概要义是:2019年车市销量表现惨淡,而正逢企业转型关键时期,原本以机械专业毕业生为根基的校招,现在已经不再对该专业进行校招。

?

来自知乎

在一汽-大众的官网上显示,无论是校园招聘还是海外招聘,只开放三个产品开发类岗位,工作地点位于长春、佛山和成都。

来自一汽-大众官网

其中,长春的产品开发岗位需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美术学、工业设计等专业毕业生,而在佛山和成都的招聘中则删掉了三个美术专业,只保留计算机等专业,其中的确没有对关于车辆或者机械类专业等相关专业的需求。

无独有偶,尽管“宝马汽车招聘,但是不招聘汽车专业”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滑稽,但是在今年宝马汽车招聘职位列表里确实准确地绕开了汽车专业,看样子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今年很难过好这个春节了。

“太突然了,几乎赶不上这种变化。”一位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就业办公室的老师无奈地表示,他们在2018年就意识到汽车行业发展的苗头变了,但是没想到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得这么快。当初热火朝天的车企专场招聘会已经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汽车相关专业学生的一地鸡毛,这位老师表示,现在学生们只能自己盘算以后的就业问题,一个是考研,另一个则是修双学位,“现在机械类的很多学生都开始辅修计算机了。”老师透露道,的确,传统汽车汽车正在向这方面转型。

随着大众、本田、BBA等传统汽车强企以及博世、大陆等零部件企业的入局,汽车行业的自动化和电气化正在快速发展,车企对人才需求也逐渐从机械类转向计算机相关专业,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从源头上裁掉了机械类相关专业人员。尽管很多相关专业的学生对大众报以谴责的态度,但就像斯图加特市街头上抗议的员工一样,这并不能改变一汽-大众的招聘规则,更不能阻止汽车行业的电气化转型。

今年11月8日,梅赛德斯-奔驰的 国产豪华纯电SUV?EQC上市,11月22日,梅赛德斯-奔驰联手比亚迪打造的本土新能源品牌车型腾势X上市,同一天,梅萨德斯-奔驰S级纯电豪华轿车概念车VISION?EQS在中国首秀。

在全球范围内,戴姆勒集团及奔驰汽车CEO康林松在戴姆勒资本市场日上对外宣布:梅赛德斯-奔驰将在2022年前推出至少20款全新的电气化车型,其中,在2020年,梅赛德斯-奔驰旗下约9%的车型实现电气化,2021年,该数据将达到15%。

今年11月29日,历时507天,宝马携手长城汽车合资的光束汽车项目落地,尽管光束汽车在制造成绵兼顾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但是其中传统燃油车只提供给出口,这就意味着,光束汽车在中国市场是一个100%的纯电动汽车制造企业,是宝马汽车在中国电气化的进一步深化。

作为全球 的电动汽车供应商之一,其明确到2021年,电动车车型将到2021年,它们将占宝马集团在欧洲销售的所有汽车的四分之一,2025年,这一数字将升至三分之一2030年,这一数字将升至二分之一。

今年11月18日,奥迪e-tron与奥迪Q2L?e-tron在深圳上市,标志着奥迪的纯电时代已经来临。据悉,在未来,一汽-大众奥迪将在轻混、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产品序列的基础上,持续扩充奥迪电气化产品矩阵,以此来应对中国市场中多元化用户的需求,同时,一汽-大众奥迪奥迪方面宣布,截止到2025年,新能源车型数量占比将超过30%。

BBA的电气化进程已经全部被提上日程,进入该领域的车企将越来越多,而转型也逐渐进入关键时期。随着电气化的日益发展,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像蔚来汽车那样的以电动车起步的新创造车企业就“站起来”了呢?

的确,相比之前校招的景象,今年蔚来汽车的现场可以说是人满为患,一位在校的学生表示:“作为新造车企业,它恰好缺乏的是传统科班汽车人才的背书”,此时的新创造车企业对传统汽车工程系的学生来说更像是最后的一份救赎。当然救人的前提是自救,正如我们没有记住当初有多少个新创造车企业的LOGO,我们也没能注意到每天有多少个尚在“胚芽”时期就消失的新创造车企业。

结语

汽车行业的电气化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推进汽车转型包括BBA在内的出多车企必须面临着“粮库吃紧”,但是这也是企业经历行业转型不得不承担的压力。从各大企业的裁员到一汽-大众的校招简章足以见得,比起过去不断做加法的以“量”取胜,未来的汽车行业将会开始做减法,实现以“质”取胜。

但是没人能说清是在前线苦干多年后被裁掉的老员工比较惨,还是苦读四年专业课,毕业即失业的汽车相关专业大学生比较惨,最后或许他们只有一个冠名:牺牲个人发展来实现行业转型的时代推进者。好歹心里会舒服一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1年车企新车规划出炉,新能源和产品向上是主旋律

车东西

文?|?晓寒

车东西9月15日消息,一年一度的百度 大会今日在北京开幕,百度对外展示了没有安全员的完全无人驾驶技术,以及与威马汽车联合打造的L4级AVP自动代客泊车技术。

百度通过前装量产的无人车、5G云代驾等技术,拿掉了无人车的安全员。在无人车行驶中如果遇到无法处理的情况,比如前方施工封路,后端的工作人员即可通过5G网络远程驾驶车辆驶过受阻区域,然后恢复自动驾驶。

通过与威马的合作,百度在量产车上部署了AVP技术,用户驶入地下停车场之前即可下车,然后车辆会自行开入地库停车。

在会议之后,百度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和百度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王云鹏,接受了车东西等媒体的采访,就完全无人驾驶的技术细节、应用前景,以及AVP技术的量产节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回答。

一、公众最快明年可体验完全无人驾驶

百度目前在北京、沧州、重庆等全球27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测试,总计拥有超过500台测试车辆。其中长沙、沧州等地的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已经面向公众开放,民众在百度地图 上即可呼叫体验。

那么这次公布的完全无人驾驶技术,何时能够给公众开放体验呢?

李震宇回复称,完全无人驾驶技术向公众的开放,需要政策、技术等多方因素的支持,其发展流程与自动驾驶测试类似,也就是现在封闭园区进行测试,然后开放给内部人员。接着在公开道路测试,最终再开放给公众体验。

百度全无人驾驶车辆在首钢园区行驶

“我预计最快明年,就可以在海淀公园等封闭园区开放给公众体验。”李震宇说道。

好消息是长沙已经给百度颁发了无人驾驶测试牌照,在当地已经可以进行没有安全员的道路测试,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城市颁发类似的牌照。

“这个过程,应该远比上一次更快。”李震宇补充道。

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在有安全员的测试中,用了很长时间进行测试最终才开放给公众体验。但是进入到完全无人驾驶后,技术成熟度更高,因此这个流程也会更短。

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一直无法落地商用的关键在于自动驾驶技术尚未成熟,无法拿掉安全员。

那么百度本次拿掉了安全员之后,在商业化上又作何规划呢?

李震宇的回复跟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一致,就是2025年在部分城市实现商用。

与此同时,百度自身的定位或许也将改变。

他讲到,百度目前是自己在研发一些自动驾驶车辆,角色定位是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但到了2025年,百度是维持这一定位,还是也变为出行服务商,还有待观察。

二、AVP技术交付即可使用?未来将引入车路协同

除了发布完全无人驾驶技术,今天百度还秀出了与威马联合研发的搭载了AVP技术的量产车,并表示将在2021年上市销售。

AVP技术近年来是行业的研发热点,前几天刚刚发布的新一代奔驰S级轿车也宣称搭载了AVP技术。

奔驰S级搭载的AVP技术采用的是车路协同的方案,即需要停车场支持才能使用,也就是说在消费者未来购买后,其实并不能 时间使用这一技术。

那么百度与威马联合研发的AVP技术又将如何呢?

王云鹏回复称,百度与威马研发的这套AVP技术分为两项功能。 项是学习型泊车,用户开车回家后在自己的固定车位人工停一次车,即可教会车辆,下次即可使用AVP功能。

“这项功能在明年交付后,即可实现。”王云鹏说道。

另一项是基于车路协同的泊车功能,需要在停车场端部署基础设施后才能使用。

王云鹏透露,未来百度也会与一些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基础设施的部署。待政策和基础设施都完善后,用户去这些公共停车场即可使用AVP技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来到2020年12月中旬,2021年也就不远了,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很多车企都无法正常发力,因此大部分品牌都寄望于2021年,大力布局新车型。截至目前,不少品牌都公布了2021年新车规划。而买车君在盘点新车时发现几乎每一家车企都在着力布局新能源领域,都希望抓住新能源车这股春风。

自主品牌阵营

※吉利汽车

先来看自主一哥吉利汽车,此前该品牌已经明确表示下一步会发展电动车,并将于2021年正式推出电动车架构并投放该架构打造的新车。目前在2021年进入市场的新车主要集中在领克、几何、枫叶三个品牌上,具体车型有?领克ZERO?concept量产版、几何A、几何T等。而传统燃油车将有领克07和吉利推出的两款新车型等。

也许大家对枫叶汽车比较陌生,它是吉利汽车旗下的全新新能源品牌,将会推出一款中型SUV和两款微型车,从而让吉利汽车实现对轿车、SUV和MPV车型以及从A00到B级产品的全面覆盖。

而从吉利推出的新车型不难看出其进军新能源车领域的决心,不过估计目前的信息仅是部分新车型,因为吉利的新能源策略是纯电和混动并行,也许在明年还将有更多混动产品进入市场。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则计划在2021年推出至少有9款新车型,涵盖现有车型的中期改款产品,以及UNI系列高端车型,比如长安UNI-K、长安UNI(引力)系列全新轿车等,其中,长安UNI-K将会推出插电混动版本。此外,长安汽车在明年也将会大力布局新能源产品,此前长安汽车表示,在2021-2025年期间将会推出105款新车型,当中包括23款新能源车。

显然,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引领下,长安汽车不断用差异化产品来吸引新用户,UNI-T车型通过大胆的设计,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用车体验,这在同质化现象严重的车市环境下会获得更多消费者关注。

不过在新能源化领域,目前长安汽车的产品并不多,产品主力仍是CS55纯电版这样的改款车,或奔奔E-Star这样的小型车。而在2021年加速新能源车布局,有助进一步提升该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长城汽车

与吉利和长安两家车企不同,长城汽车公布的信息主要是发布燃油车,并且大多是现款车型的衍生版本,集中在哈弗和WEY两个品牌上。而新车包括哈弗初恋、第三代哈弗H6?2.0T四驱版、哈弗大狗2.0T版,以及新一代VV7、尺寸更大的坦克系列SUV、MPV、皮卡等。新能源车方面,目前还没有太多信息,但此前有消息称,欧拉品牌将于2025年前推出多款新能源车。

值得一提的是,WEY的坦克 是一个非承载式车身 ,因此未来基于此 打造的MPV或也将延续这一车身设计。因此,我们或许将在未来见到久违的非承载式车身MPV。

主流合资阵营

※丰田汽车

丰田在2021年推出的新车型不少,仅是两个合资品牌就带来超10款新车,不过基本是传统燃油车型,新能源车并不多。

一汽丰田至少会推出6款新车,并且有3款是全新车型,包括ALLION,代号为K-CROSS和代号为770B的两款全新SUV。其中,770B为全新汉兰达的姊妹车型,或定名为陆放,将在2021年9月正式上市。其它新车还有RAV4荣放PHEV、威驰混动版,以及全新纯电SUV等。

而广汽丰田主要是升级改款车型,将有6款新车陆续进入市场,包含雷凌1.5L、威兰达PHEV、新款C-HR、凌尚、全新汉兰达以及改款凯美瑞。

也就是说,2021年丰田在华主要继续深耕双车战略和车型价格下探,通过推出更多姊妹车型和售价更低的新车来丰富消费者选择。而更完善的产品布局,也有助丰田在华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不过从新车规划来看,丰田布局纯电动车的步伐依然比较慢。

※东风日产

另一个日系品牌是东风日产,它在明年推出的新车并不算多,会有4款重磅新车,其中3款是全新或换代车型,有全新一代奇骏、Ariya以及轩逸e-POWER,另外一款是大改款新车,预计为中期改款劲客。

其中最受期待的车型是全新一代奇骏,这款车的造型有很大的变化,看上去更加霸气,同时在车身尺寸和配置上也有所升级,产品实力大幅度增强,它的到来将于全新一代轩逸携手,助力东风日产更好地征战市场。

豪华品牌阵营

※奥迪汽车

今年销量一路走高的BBA三大豪华品牌会大力推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2021年是它们的产品大年,同时也会将迎来更多的电气化产品。其中,奥迪在明年至少会推出9款车型,包括全新奥迪A3家族、新款奥迪Q5L、新款奥迪Q2等,另外还有奥迪RS系列车型在国内的亮相。而新能源车 一款车型,是国产版e-tron,目前这款车已经正式下线。

显然,奥迪针对A3和Q5L两款走量车型升级,将会大幅提高其在国内的市场竞争力。然而这还不是奥迪的全部新车,据悉该品牌会在2021年底前完成旗下所有车型的全面换新计划,因此2021年将会有不少奥迪品牌新车型进入市场。

※宝马汽车

相比奥迪,宝马在2021年带来的新能源车型应该会更丰富,目前已经确认会推出宝马iX和宝马i4两款新能源车型,前者的定位是纯电中大型SUV,后者是纯电动中型轿车。这两款车的到来将帮助宝马进一步探索细分市场。

而在传统燃油车方面,宝马主要是升级现有车型,目前中期改款的宝马X7和宝马X5在海外已经开启了路试工作,预计在2021年发布。其中,宝马X5作为畅销车型,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相信进入国内市场后销量会有不错的表现。

※奔驰汽车

奔驰汽车布局布局新能源车的速度比奥迪和宝马更快,2021年将会推出EQA和EQE两款车型纯电动车型,进一步丰富EQ家族的产品布局。另外,新款奔驰E级插电混动版也将于2021年上市。其它车型方面,新一代奔驰S将会在明年 季度进入市场,同时奔驰C级也将会迎来全新换代,计划在2021年4月份发布。而奔驰SL级将会推出普通版和AMG版本。

这一系新车的到来有望巩固奔驰汽车在市场的 地位,尤其是新能源车领域,更多和更快的产品布局有助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据悉,奔驰未来的纯电动车还会将豪华感作为优势进一步放大。

早在今年10月份,相关政策已经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5%,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40%,因此车企们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车,2021年将会有更多新能源车进入市场。但需要说的是,由于很多车企还没有详细公布明年的新车计划,所以本文的新车应该只占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也许上述车企在2021年会推出更多重磅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回望2019:行业转型、裁员与停招,学汽车的还有多少前景?”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